本文提到的第一名客戶在我們的幫助下已經過簽,參考這篇文章。 這兩例拒簽都是通過我們調檔業務查到事情原委的,拒簽地點都是在北京,不僅僅是因為北京的案子比較多,更是因為北京的簽證官都是殺手。 中國大部分臨時居民簽證的申請都分到北京(少部分在上海和香港),總結一下: 紙質簽證遞交到北京、廣州、重慶簽證中心,基本會分到北京,只有遞交上海和香港簽證中心的會分到相應總領館。 網申旅遊簽,基本分到北京,少數情況分到渥太華。 網申學簽,基本分到北京,少數情況分到上海或者香港。 網申工簽,
閱讀全文 →最近加拿大境內續簽的時間突然變得很長,學簽和工簽續簽審理時間一度超過兩個月,本來不是很受關注的一個問題被經常提出:如果我已經遞交了續簽的申請,新的身份還沒有下來,舊的身份已經過期了,我可以合法呆在加拿大嗎? 答案是肯定的,此時申請人的身份就屬於Implied Status(現更新名稱為 Maintained Satus), 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翻譯,姑且叫做“含蓄身份”好了。 申請人只要在身份過期之前遞交了續簽申請身份,無論是續訪問者身份,旅遊簽轉學簽,續學簽,還是續工簽,在新的申請審批
閱讀全文 →4月18日Express Entry進行第8次邀請,依然是不分職業、不分類別。邀請分數線453,共邀請715人。 這次分數線很明顯是向第六次邀請看齊,說明移民局並不希望分數那麼快降到450分以下,此外最近邀請比較頻繁,但邀請的人數很少。 另外一層信息,是短短3周時間居然有1600名左右453分以上的新的申請進入了池子,如果這將是常態,那分數線的下降會遙遙無期。 不過我們比較樂觀地認為這部分申請人只是最初一些優秀的申請人學歷認證、雅思等結果,更新系統後分數上漲冒出來的,不會是常態。 多預測也無益,
閱讀全文 →自從2014年6月1日開始執行學生簽證新政以後,移民局逐步地把其中的各項條款變為現實,例如: 1. 必須就讀於DLI院校(Designated Learning Institution) 2. 專業或者職業培訓的學生可以在校外工作,無需申請工簽 3. 部分學生可以在加拿大境內由訪問簽證轉為學習簽證,詳細參看新生代首發:短期課程旅遊簽轉學簽案例 等等。 但是,看似嚴厲的轉學通知移民局制度,卻並沒有很好落實。新生代在幫助學生做轉學時發現系統極其難用,費勁心思研究出來如何轉學通
閱讀全文 →也是去年差不多的這個時候,我們發布了《有美國簽證就能秒過加拿大訪問簽證嗎》,一年過去,現在情況已經大有不同。 這一年,網簽已經被大多數簽證申請人所接受,我們的普通學簽客戶大部分時候就是在網上申請,其中又有大部分分到北京審理,少數時候也分到香港或者上海。 簽證的簽發地,是寫在護照上的。 旅遊簽大部分時候分到北京,但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另外一個地方批准的旅遊簽:CPC – Ottawa,這個機構在加拿大境內。 加拿大境內的簽證官極少拒人,比北京要和藹一百倍我們是早就
閱讀全文 →審理快:第一批申請人已經成功移民 Alexander部長向三位新移民代表表示歡迎,並指出第一批申請人從進入Express Entry系統到正式拿到身份,期間不超過兩個月。在三位第一批通過Express Extry的新移民中,有兩位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Yaoyao (Anita) Zheng 和 Xin (Frank) Zhao,兩人都是申請加拿大經驗類移民(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 Yaoyao Zheng 在2012年畢業於Humber College,主修供應鏈
閱讀全文 →4月10日Express Entry進行第7次邀請,依然是不分職業、不分類別。邀請分數線469,共邀請925人。 這是Express Entry推行以來分數線首次上漲,比我們預料的要早得多,也讓之後的邀請形勢更加撲朔迷離。 更多消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ExpressEntry) Ministerial Instructions respecting invitations to apply for permanent residence under the Express Entr
閱讀全文 →相關文章 Express Entry第8次邀請分數線453,邀請715人 移民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年中報告:中國籍被邀請人只佔4% Express Entry第20次邀請分數線484,邀請1506人 Express Entry第27次邀請分數線459,邀請1505人
閱讀全文 →前些日子我們發布了聯邦技術移民邀請後的清單,下面給出加拿大經驗類邀請後的材料清單,基本和聯邦技術類大同小異。 工作記錄 Employment Records You must provide proof of each of your current and previous work experiences. Your evidence should include a reference letter from your employer and previous pay stubs, wh
閱讀全文 →